COSMIC

2025/04/22 <返回上级

国际通用软件度量协会成立于1998年,是新一代功能点度量方法COSMIC的发明、管理及推广的全球性公益组织,并在全球设有11个委员代表。其中,任甲林先生作为亚洲区委员代表,在中国践行COSMIC这一方法已有20余年时间。

麦哲思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作为COSMIC在中国的唯一推广单位、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共同在中国设立COSMIC分部,并担任COSMIC中国分部的主席单位为本地企业提供咨询服务。

麦哲思通过开展组织咨询、培训及考试认证,至今已培养了几百名功能点分析师,涵盖应用类软件、嵌入式软件等各个领域,典型用户包括中国移动、广汽丰田、中国平安、宁波银行、大地保险等多家知名企业。

 

 

 

COSMIC功能点度量方法的特点: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COSMIC估算分析师认证培训

 

【课程背景】

无论是作为甲方还是乙方,大多数软件企业在进行软件项目估算时都会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,工作量究竟需要多少?合同报价是否合理?产品的质量该如何衡量?等等。究其原因,正是因为软件规模估算不够规范。

目前业界存在多种规模度量方法,比如:PERT法、专家法、COSMIC功能点估算法、IFPUG功能点估算法等。其中PERT法和专家法都是基于经验判断,因而具有主观性;而IFPUG功能点估算法实施起来较为复杂,且学习难度大。

COSMIC是代表先进理念的、新一代功能点估算方法,是对IFPUG(包括NESMA)的彻底简化和重构,摒弃了繁杂的细节规则和模棱两可的地方,而不单单是没有调整因子。其学习起来更容易,且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。

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常用软件场景的案例和练习,由浅入深讲解 COSMIC 原理和规则,并可根据客户需要辅以大量客户实际案例,同时不受学员的角色限制,最终做到人人都会数功能点,且彼此相差不超过 10%计数值的课程目标。

 

课程特色

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战相结合,课程中的大量案例全部来自于讲师多年来对COSMIC方法研究的积累。同时采取全新的互动模式,鼓励学员现场分享实际工作中的案例,通过讲师指导讲解的方式,在不断的讨论与强化的过程中,掌握COSMIC功能点度量方法,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。

 

【目标收益】

本课程在讲解COSMIC基本原理及其特殊场景及规则的同时,辅以大量实际案例,在掌握案例的同时达到理解COSMIC理论知识的目的,相辅相成从而融会贯通。同时课程针对不同软件类型,设计了相应数功能点的实例,不论企业的软件开发模式如何,都可以在本课程中找到用COSMIC方法数功能点的答案。

课程的最后,通过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编制的需求,进行现场演练,进一步加深学员对COSMIC方法的理解。

 

【培训对象】

需求分析师、测试人员、开发人员、无工程经验的QA人员等。

 

【讲师简介】

 任甲林